close

  21日,教育部副部長杜玉波出席“2014年省部共建地方高校工作研討會”時明確表示,今後,更多的國家重大項目將會在支持範圍、遴選條件等方面對地方高校一視同仁,破除“985”、“211”等身份壁壘,更加註重績效評價。
  記者獲悉,這是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就“985”、“211”高校存廢的首次公開表態。
  教育改革方案正在制定
  “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可概括為三句話:要更加註重從單項改革轉變為綜合改革,從增量改革推進到存量改革,從表層改革深化到深層改革。”杜玉波說。
  據他透露,教育部目前正在會同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人社部等部委,研究制定《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實施方案》,其中將對高等教育領域的綜合改革作出全面部署。包括上海市、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共同參與的“一市兩校”綜合改革國家試點已正式啟動。
  高校身份壁壘將破除
  杜玉波表示,將鼓勵所有高校,尤其是共建高校,積极參与國家重大戰略的實施。今後,更多國家重大項目將會在支持範圍、遴選條件等方面對地方高校一視同仁,破除“985”、“211”等身份壁壘,更加註重績效評價。
  “211”、“985”是中國高水平大學建設兩個工程的代稱,一個是為了在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一個著眼於建設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批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
  這兩項工程都是20世紀啟動的,距現在已有近20年的時間,在促進高校水平、能力提升上起到了一定作用,集中力量與資源,培養了一批出色的高校,但是隨著教育經費投入的加大以及高等教育的跨越式發展,“211”、“985”高校在資源分配、學生就業等方面引發的矛盾越來越白熱化。
  據杜玉波介紹,2004年,教育部黨組就作出開展省部共建工作的戰略決策。經過10年實踐,共建高校已由中西部10餘所地方高校,發展到覆蓋中國全部省份的48所地方高校。
  他還舉了“2011計劃”的例子。該計劃提出面向各類高校開放,不限定範圍,不固化單位;實施後,將不會有“2011高校”的概念,只有“2011協同創新中心”的實體。
  不過,他也坦言,在“2011計劃”推進過程中,多數地方高校仍然存在社會服務的深度和廣度不到位、協同創新能力不強的問題。
  據杜玉波透露,已首批認定14個協同創新中心,浙江工業大學、蘇州大學、南京工業大學、河南農業大學等四所地方大學牽頭的協同創新中心脫穎而出,為地方大學開展協同創新樹立了很好的榜樣。
  提出好大學的“四個比度”
  在當天的研討會上,杜玉波提出了中國好大學的新標準:衡量大學人才培養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四個比度”。
  這“四個比度”是辦學定位對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適應度;領導精力、師資力量、資源配置等對人才培養的保障度;辦學質量和效益對現代化建設的貢獻度;學生、家長、社會對人才培養質量的滿意度。
  他還表示,不要過分在意大學排名,要扎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我認為,衡量一所大學辦學水平的最主要標準,就是看人才培養質量,而不是看它的規模、數量。衡量一所大學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標準,就是看社會評價,有多少優秀畢業生在服務國家、貢獻社會。”
  新京報澎湃  (原標題:教育部官員首次公開表態要破除身份壁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aulroalujuw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